1、为老年生活做准备,要做到:尽量保持健康,尽量储蓄财富,早生多生小孩。

2、生孩子才是最靠谱的养老保障。无论古今,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现实。

3、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拥有人的情感。爱是我们生存繁衍的最终目的。

财经评论家叶檀最近在接受凤凰网《旅途》采访的时候,坦言自己后悔丁克。叶檀女士已经年近 50,而且在前一阵子患上乳腺癌。

在采访中她说:“做丁克是一种很不容易做出的选择。年轻的时候觉得这些都不是事情。到了你 50 岁的时候,一旦我有头疼脑热,风吹草动,没有人来帮我,我也没有孩子来帮我。那我的事业又不是太成功,那我该怎么办呢?往往人在这种时候会后悔。早知道这样,我还是筑一道防火墙。还是有一个两个孩子,会来得比较可靠,比较保险一点。我当时,在生病的时候,一段时间我怀疑过自己,我是不是前半生真的都做错了?我做这么辛苦,我还不如过上平常的日子。我当时生一个娃,那我就成功了。我真的怀疑过。…… 如果说你一旦选择了不结婚不生子,要做好两个准备。第一个准备是外界的压力以及自身的压力。第二件事情呢是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如果你到了 50 多岁再后悔就迟了。这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

很多新粉丝可能不知道,我以前是个财经博主。叶檀女士的财经文章我也看过一些。当时我并不同意她的一些观点。这次叶檀女士出来发表谈话,这件事情令我感到既同情又惊讶。那么我就来谈谈我惊讶的两个点,希望大家能因此而有所借鉴。

我惊讶的第一点,就是她年轻的时候没有预测到自己中老年会面临的问题。

每个人都知道,人会生老病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满头银发却活力四射的老年人是非常罕见的。大多数人的老年生活都会面临逐渐失能和病痛缠身。既然这是一定会到来的,那人就应该在年轻时积极为老年生活做准备。

为老年生活做的准备,我想有这几点:尽量保持健康,尽量储蓄财富,早生多生小孩。

可以说,个人的努力对健康有帮助,但是帮助有限。因为健康固然与饮食、锻炼与生活习惯很有关系,但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遗传。在积累财富这个方面,命运和个人的努力的影响,可以说是一半一半。而只有生孩子这件事情几乎只和个人努力有关。

健康和财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命运。可是除了少见的不孕不育症之外呢,绝大多数人都有能力生孩子的。财富没有手和脚,不能保护自己,因此很容易被人夺走,而生孩子才是最靠谱的养老保障。无论古今,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现实。

所以中国人都知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那究竟是什么,让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知识分子忽略了这件事情呢?

我自己也是位知识分子。就我的观察来说,知识分子普遍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往往研究比较大的事情,却忽略了自己其实也是普通人。我们在讨论政治,经济,哲学,思想文化的时候,总以为自己能跨越千年而不朽。实际上我们的生命也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

我们需要意识到自身生命的短暂和局限。为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寻找到生命的意义。我们需要活在自己的生命之外,需要把自己的生命的痕迹留在这个世界上,这样才能让短暂的生命超越死亡。

而且正因为知道生命是短暂的,所以我们需要提前为老年做好准备。如果已经面临老年问题,却发现自己身边没有可以依靠的人,这时候就为时已晚了。

让我惊讶的第二点,就是她完全把孩子当成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在她的原话里,把孩子称为 “防火墙”。认为有孩子会比较 “可靠、保险”。这固然没有错。但是,如果你看过这个访谈,会发现自始至终,她总是把孩子定义成自己问题的解决方案。似乎生孩子只有功能性的作用。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拥有人的情感。亲子之爱,是世界上最强大,也是最重要的情感。我们从小感受到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发现自己会很爱自己的孩子,此时我们更加能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情感。

是这种爱让我们生存下去,繁衍下去。这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东西。这才是人生应有的本色。我们为什么帮年迈的父母解决问题?为了做给别人看,显示自己的爱心吗?不是。因为我们爱父母。

孩子也是一样。孩子在我们老了以后为什么要照顾我们?因为他们欠我们的?不是。因为我们从他们小时侯就给他们洗脑?不是。因为他们爱我们。这才是本质的原因。

爱才是最重要的,是我们生存繁衍的最终目的。让孩子帮我们养老,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孔子说的 “仁” 就是人乘以二,就是说我把自己当人,也把别人当人。因此人与人之间要先讲感情,再讲功能。如果你生孩子不是为了爱,而只是为了满足某些功能,这就是不仁。

你也许会说,所谓 “养儿防老”,普通人养孩子不就是把孩子当成养老的工具吗?对,你可以这么说。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修养不高的人把孩子当成养老工具也是事实。但是既然当成工具,那必须逻辑一致,要提前预测到老年会发生的问题,会需要这个工具,因此要早生多生。

如果一个人说要把孩子当工具,却又不提前生孩子,到老了病了才发现自己没有孩子。这就是自相矛盾了。

好,以上就是我对叶檀女士最近这个访谈的一点感想。希望她拥有更健康的身体,也希望我们能从她的经历里学到一些东西。

延伸阅读:‍‍‍‍‍‍‍

人生进度表

与死亡赛跑

记住我们必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