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风云海的干货店 - 雪球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并且颇具争议的话题。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滚蛋吧,股市不适合你。” 这就如同一位征战多年的老兵回到老家,见到十几年没见面的儿子,儿子见面第一句话居然是:“父亲,我要学你,上战场杀敌建功立业。” 父亲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你在说什么胡话,活着不好吗,干嘛急着去死?”
但是股市就像毒品,是能够成瘾的。我身边许多朋友都有股票账户,当初他们来找我咨询,我都是好言相劝,叫他们别玩。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能被我劝退。所以我并不指望我能凭借一纸空文就劝退任何一个试图跑步进场的新人。既然无法劝退,我再多说危言耸听的话就没意思了。就如同儿子坚决要当兵,做父亲的除了教他一些生存技巧,也别无他法。
因此本文的主基调是基于以下假设:假设新股民坚决要进场,我拦都拦不住,那么能不能用简短的几条建议,来大幅提高新股民的生存概率?
1 世界上没有舒服赚钱的方法
如果你是 3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你应该能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生活从来就没有 “容易” 二字。很多人以为股市只是一个投机场所,不管什么人只要狗屎运来了,都能在股市里捞一把。但是非常遗憾,那些靠狗屎运捞一把的人,其实从来就没能把财富带出赌场,最后连本带利全亏回去了。只是他们后来不好意思跟你说,以至于你以为他们当初是赚钱跑了的。真正能把钱从股市提取走的,往往都是那些把股票投资当成一份事业来看待的人。是的,没错,投资就像当医生一样,也是一门专业,也需要经过非常系统的训练,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既然是一门专业,那么要想取得成功,必然是符合行业的基本规律:
第一,任何一个行业和专业,只有成为最顶尖的 10% 才有可能赚到大钱,读书、工作、创业、投资无不如此。
第二,要想成为业内最顶尖的 10%,起码需要花 8 年时间来学习。
第三,在你学习的前几年里,别指望赚钱,不教学费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在股市赚到钱,那么从现在开始的 8 年里,你都要做好一分钱赚不到的心理准备(某些年份里你会赚到钱,例如牛市,但是这些钱你留不住的,熊市里你会全部吐出来)。
但是很遗憾,在座各位90% 的人都是奔着投机取巧而来,并没有真正地打算把股票投资当成终身事业来对待。你们只是想舒舒服服地躺着赚钱,只想敲一下键盘,钱就自动地进了自己的账户。这也是我为什么劝你们赶紧滚蛋的原因。虽然我知道劝不住,而你们也不会因为我上面的几句话就改变投机的初衷,把投资当成事业来做。但作为一位负责的有良知的前辈,我还是有必要把这些东西告诉你们。假如你需要我用案例来说明股票投资的 “血泪史”“辛酸史” 我可以给你说上几天几夜。但这没用,因为你已经决心参与股市,不到黄河不死心,所以等哪天你向我吐槽你在股市的“辛酸史、血泪史” 时,我再来跟你分享我的“ 辛酸史、血泪史” ,到那时,我们才能真正的心意相通,现在跟你说这些只是对牛弹琴。
2 第一本书、第一个老师非常重要,必须慎重选择
人到了一个陌生的领域,第一时间就想到向前辈学习,找书学习。但是我劝你在决定看第一本书时,在选择第一个老师时,一定要非常慎重。为什么?因为新人就像一张白纸,完全没有分辨真伪的能力,老师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如果第一个老师三观不正,那么你的价值取向就被深深打上烙印,要去掉这个烙印是非常难的,因为它是一种无意识的东西,你甚至都察觉不到自己已经受到老师价值取向的影响。同理,对于第一本书的建议,新手往往也会照单全收,所以也必须慎重选择。
一本好的启蒙书,不在于它的学术水平有多高,而在于他的价值取向是否有利于你今后的进一步深化学习,就像中国古代的《三字经》。在股市领域,我推荐第一启蒙书最好选格雷厄姆《证券投资分析》。不要指望看完这本书你就学会赚钱了,那还差得远。这本书的作用是让他的三观在你脑海里打上烙印。今后当你遇到骗子时,身体就会本能地排斥,这样可以让你少走几年弯路,人生没有几个十年,误入歧途再回头,五年光阴不见了。
为什么我首选的是价值投资的书籍,而不是技术分析、量化投资、基金定投?因为新手股民通常都是怀着一夜暴富的梦想来到股市的,心态非常急躁,而价值投资的书籍则是劝诫大家投资不要急,要慢慢来。因此看价值投资的书籍能给你的心态 “降降温”,股市斗到最后,其实就是跟自己的内心在斗,说白了就是拼谁的心态更好。不过说多了也没意义,新手是无法体会到心态的重要性,对新手来说,掌握技巧才是当务之急。就像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人,你跟他扯 “士大夫骨气”“武士道精神”,白搭。
第一个老师指你能接触到的,能跟他进行互动沟通的老师,而不是指巴菲特等投资大家,他没解答过你任何疑问,也无法指出你实操中存在的错误。投资说到底是一门劳动课,而不是一门理论课,如果没人指出你操作中的细节错误,光靠你自己慢慢碰壁摸索,起码要摔个五年才能摸索出一些门道。很多人以为自己崇拜巴菲特,自己信奉价值投资,那么自己就已经是价值投资者了,这种想法太天真幼稚了。如果崇拜巴菲特就能赚到钱,估计巴菲特的画像会被家家户户摆到神坛上,天天跪拜。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扯远了,回到话题:如何挑选好的老师?
我们都知道,网上骗子一大堆,装神弄鬼的,而且装得比大师更像大师。万一你第一个老师是这种无良骗子,浪费的不光是你的金钱,还有你的青春。
第一,凡是自称大师的,都不是大师。
第二,凡是贴交割单的,或者吹嘘自己又抓住了多少个涨停板的,都是试图勾引起读者内心最浮躁最贪婪的一面,贪婪和急躁是投资的天敌,除非你需要一个 “魔鬼教练” 来鞭策你前进,否则最好不要拜他为师。
第三,凡是说自己无师自通,5 年自学成才,炒股从来没亏过的。都是天赋异禀的天才,你不具备这种天赋,所以你学他也白搭,你做不到的。
第四,每天都对行情指手画脚,每个社会热点新闻都要评论一番。这种人很忙,忙得都没时间思考问题,所以他的脑子通常都比较肤浅,说不出什么深奥的大道理来。
第五,凡是观点朝夕令改的,都是墙头草。真正的大师是立场坚定者,不会因为今天大盘跌了,就立马多翻空。
第六,股市投资时间小于 8 年的,都不是大师。8 年是最低标准,中国股市每隔 7-8 年才能完成一轮牛熊周期切换,连一轮牛熊周期都没走完就号称自己已经可以把股市当提款机的人,要么格局太小,要么说谎。 至于好老师的标准,我说不上来,但起码应该有一条:当你说想学炒股时,他会劝你回家种番薯。第一个老师,你要学的是他的精神,他的价值观,方法技巧倒是其次。人生不应该只有唯一的老师,但精神导师却是唯一的。巴菲特幸运的地方就在于他还在投资初期就遇到了格雷厄姆和费雪,并且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精神导师。当然,他最幸运的地方是生在美国。
3 不要试图去解释市场走势
新手总对股市充满好奇心,就像一个孩子,脑子总有 “十万个为什么”,他们总是以为凡事总有个前因后果,凡事总能找出发生的原因。例如,总是会问 “为什么今天会跌?”“这个股票为什么跌了”“为什么最近股市成交量这么大?到底是谁在买?”
但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没有答案的,如果你总是纠结于因果关系,你的精力就被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拖垮,你反而无法专注于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
例如,今天持仓股 A 跌了,新手的脑回路就会这样想:今天为什么跌了?大盘影响吗? 大盘为什么又跌了?是谁在做空大盘?港资吗?国家队?国家队为什么要砸盘?他们不想股市涨吗?是中美贸易出幺蛾子了吗?万一谈不成功怎么办?是不是有人先收到风提前跑?我要不要先跑?但是国家会让股市跌吗?跌了科创板怎么发行?如果再跌,国家队会救市吗?不是说现在是牛市吗?那些大 v 靠谱吗?万一他们错了怎么办?我要不要先跑?但是万一我一跑,股市又大涨怎么办?但是如果我不走,股市又跌回 2500 点怎么办?。。。。
上面的问题,就算你想破脑袋也无法找到证据去印证,最后你思考了半天,除了想死了几个脑细胞以外一无所获。
正确的脑回路是怎样?第一,我当初持股的理由是什么?这个理由在当前形势下,还存在吗? 第二,如果持股理由已经不存在,我就要卖。如果持股理由维持不变,我就不用在意今天的下跌。 就这么简单,想那么多干嘛,内心戏那么丰富干嘛,你又不是导演。当然,其实散户最大的悲剧在于:他压根不知道自己当初持股的理由是什么。他仅仅是因为某个大 v 在微博上吹嘘某只票,然后他就买了。所以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拿什么情况下不能拿。
4 不要持有超过 3 只股票
很多新人误解了 “分散投资” 理论,总是以为持有 10 只股票,就能分散下跌风险。分散投资有几个关键假设:1、假设持有的品种都是不相关或者负相关。但是股票是同跌不同涨的关系(大盘跌个股必定跌,大盘涨仅有 20% 会涨,另外 80% 处于横盘状态)。因此利用一堆股票设计组合是无法分散下跌风险的,相反,它能分散你的收益率,把你的收益率拉低到跑输大盘。2、分散投资假设投资者有足够精力去关注组合里所有的上市公司。但是这在实际操作中是不可能的。我研究股票十几年了,要我在同一时间弄清十家公司的情况,对他们情况如数家珍,我都觉得精力崩溃,顾此失彼,更何况你只是一个菜鸟。你连公司基本情况都不了解就指望它能替你赚钱,你在做梦吧?你还不如专心把 3 家公司的情况都弄得一清二楚,专注投资。收益率肯定比你广撒网要高很多。
有的人可能会拿基金公司和机构的例子反驳我,因为机构一般持股都超过 10 只以上。第一,机构资金量太大,三只股票容纳不下它,不得不多选几只。第二,机构有几十个专业研究员天天加班帮他选股,跟踪持仓个股,但是一般投资者只是孤军作战。第三,有 70% 机构都是跑输大盘的,他们选那么多股票只不过在瞎折腾,业绩摆在那,不容狡辩。
5 不失去赚钱机会与不失去本金,两者不可兼得
根据风险偏好,投资者大概可分为两类:不愿意失去机会 VS 不愿意失去本金。两者的思维方式是完全相反的。
不愿意失去机会的人,只要看到市场上有赚钱的机会,他就会参与。他最怕的不是亏钱,而是踏空。所以当行情好时,如果他空仓,他心态会非常焦虑,他生怕这里就是大牛市,生怕指数会从 3000 点直接飙到 5000 点,他再不上车就没机会了。于是他会在 3000 点就赶紧追。这种人最见不得身边的人赚钱,一听谁谁谁又抓住了大妖股,一个月翻倍,谁谁谁昨天买了东方通信,今天又涨停。他就眼红,就开始急,然后你怎么劝都劝不住他,非要往火坑里跳。这种人通常都不会失去任何一次机会,但是他也注定了踩到无数陷阱。这就是代价。所以他赚钱的时候很凶猛,一个月翻倍不是梦,但是亏起来也是一个月能亏掉 50%。最后长期来看,盈盈亏亏,账户一直在坐过山车,总是停留在 10 万 - 100 万元级别,无法突破。
不愿意失去本金的人,他们在投资时,首先想到的是:万一我看错了,怎么办?(而不是万一我错失良机怎么办?)因此,他们只参与确定性很高的投资机会,放弃确定性不高的机会。所以他们通常能躲过各种陷阱,代价就是他们会错过大量的机会。这需要非常高的心理素质才能做到,试想一下,别人天天在数涨停板,你却只赚了 30% 就空仓等待了,连个刚入市的大妈都跑过来对你的投资策略指手画脚,教你怎么炒股,你怎能沉得住气?从长期来看,这种人的账户是每年稳定盈利的,但每年盈利幅度不会很高,胜在日积月累,当资金滚动到一定量级,就会发生质的飞跃,复利滚动是这世界上最恐怖的财富增值方式。
但散户最大的悲剧在于,他既不愿失去机会,也不愿失去本金。所以,最后他既失去了机会,也失去了本金。因此,先想清楚你来市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寻求刺激还是为了保本增值。如果你仅仅是为了享受抓到涨停板的那股刺激和心情愉悦的感觉,那么你就要做好账户大起大落的思想准备。如果你承受不住亏损,要求保本,那么你卖飞大牛股是常态,踏空行情也是常态。有得必有失。
6 不要看别人是怎么成功,多看别人是怎么死的
人们都有看名人传记的习惯,希望学习模仿他的成功。但实际上,成功只是各种偶然因素的结合,世界上并不存在可复制的成功路径(原因是复制的人太多,导致策略失效)。这些名人在光环效应之下,他的能力会被无限放大,相反,他的缺陷却欲言又止。你只了解他的光明一面,却不了解他的黑暗一面,因此当你拿起他的宝剑时,你根本不知道会存在哪些负面代价,而这个代价往往是你无法承受之重。真正能让你快速成长的,是把你扔到一个死人堆里,让你见证各种死法,你很快就学会如何避免犯各种错误,只要你不犯错,你就能活得更久,只有活着的人,才有希望成为将军。
在股市里,要见证各种死法,有三种办法,第一种是拿自己的钱去亏,亏的多了,自然就学聪明了,当然,这是最低效成本最高的办法,属于不是办法的办法。
第二种,多听多看那些炒股亏到倾家荡产,跳楼自杀的见闻录,当然最好是作者自己的心理独白类的文章,有空时去期货类论坛转转,里面偶尔会有些破产想不开的人,在临走前写篇发自肺腑的心理独白跟网友们告别,这种文章最值得看,下面会引发许多网友的共鸣,很多网友会分享自己的 “血泪史”。看多了你就会明白,世界上没有舒服赚钱的办法。
第三种,去查看模拟炒股大赛的股民交割单。不是查看第一名的交割单,而是去查看倒数前 10 名的交割单,这些亏钱的人是怎么操作的,你就要避免采取跟他相同的操作。看多了,你就能总结出共性来。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共性我可以告诉你是什么——频繁的交易。第二条是在大盘下跌趋势里满仓搞。
7 不要借钱炒股
融资借杠杆不是不行,对老手来说适当杠杆是没问题的,只是对于一个新手来说,这是自杀行为。你以为你能驾驭风险,实际上你不能。你以为你懂股市,实际上你一点都不懂。没有经历过 8 年以上的苦练,你说你能驾驭股市风险?说出来你自己都觉得好笑。不用杠杆,亏到最后,起码你还是公司股东,只要他不退市,下一轮牛市他还是能回来的。但是只要你使用了杠杆,你的股票就会被证券公司强平,你不光本金归零,股票也清零,还欠了借贷机构一屁股债。
此外,不要用急需用的钱买股票。我遇到许多案例,很多新手原计划是:在股市投资 1-2 年,赚 50%,然后把钱拿出去买房。但是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买进去之后,股票一直被套着,亏了 30%,另一边,房价在不停蹭蹭地涨,总想着等股票解套了就不玩了,把钱拿出来买房子,结果房价都翻倍了,股票还没解套。老婆跟他天天吵架,亟需把钱拿出来交首付款。最后的结局就是,亏 40% 割肉离开股市。因此,如果你这笔钱无法放在股市里超过 5 年以上,最好不要拿来投资,因为中国的熊市一来就是五年,一旦牛市高位买入被套,没有 3-5 年都别想解套。当然,如果你想跟我说,这一轮牛市不一样,是长达 10 年慢牛。或者说,我跟其他人不一样,我不会亏钱。那我无话可说。多少人就因为一句 “这次不一样” 而白白多交了 N 年学费。
8 基金定投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业余选手不想花时间研究股票又想赚钱,那是天荒夜谈。对于这种人,买指数型基金进行定投不失为最佳策略。但是在基金定投方面,市面上很多流传的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存在很多误区。
第一,不是任何基金都适合定投。或者说,不是什么基金都值得你买。基金业绩全靠基金经理的个人水平,但是问题在于,你根本不了解你所买的基金的基金经理是怎样的人,他的操作水平怎样。那是否可以依照基金过往业绩去判断该基金经理水平?不行。中国大部分基金经理的业绩都不够稳定,而且经常会出现” 去年是收益冠军,今年收益垫底” 的真实案例。对于一个新人来说,买中一个好基金,其概率比买中一个好股票还难。股票里你实在不知道买什么,你起码还知道贵州茅台、格力电器、招商银行是价值蓝筹股。
第二,定投不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加仓。很多人以为定投就是每个月发工资了就加仓。但这种定投策略没意义,定投的目的是为了摊低持仓成本。如果你的成本没有摊低,你这笔加仓就完全没意义。因此,正确的操作思路应该是每亏损 20% 就加一次仓。也就是说,定投如果要稳赢,只能在跌的时候进行定投,不能每隔 3 个月就无脑买一次,也不能在上涨时定投,在上涨时定投,成本会变得越来越高,行情一旦逆转,到最后你未必能实现盈利。那为什么销售人员都建议你每个月都投?因为对方的业绩就靠你的佣金提成了。
第三,最好的定投标的是沪深 300etf 指数基金。鉴于基金经理水平不稳定,定投一般不能投主动管理型基金。只能选择被动管理基金。选择沪深 300 指数 etf 是最好的,因为他完全复制沪深指数的走势。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你起码不会跑输大盘。什么?你要追求高收益,要大幅跑赢指数?说句实话,市面上 70% 的基金经理和股民都跑输大盘的。这个策略已经可以让你打败 70% 的投资者了。你又懒又不学无术,能打败 70% 投资者已经阿弥陀佛了。如果你还是要坚持跑赢指数,那就只剩最后一个办法:把股票投资当成一份事业来做,每天花几个小时学习投资知识,学个 5-8 年后,应该略有所成了,到时就有希望跑赢上证指数了。
今天就说这么多吧,说多了,新手也无法理解。就像刘德华《忘情水》的歌词:“如果你不曾心碎,你不会懂得我伤悲。” 最后,我的姜葱蒜已经准备好了,你准备好进场了吗?
评论区
回头想自己的经历,我爸从高中开始唠叨教我炒股,我从不感兴趣,看到k线就犯困,到大二开户,当时2013年左右,一直都是很莽撞地练习学习,一直停留在技术层面,深深卡在k线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可以说,我第一个老师并不好,我爸本身就是07年冲进去的韭菜,时至今日也没什么进步,无论思想上还是模式上。第一个老师确实很重要。
我很庆幸用了三年光阴读到了《聪明的投资者》。我不同意要找老师,我觉得书籍就是最好的老师,读书百遍,其意必现。
持股数超过3个收益差我觉得是没搞懂这么做的原因,分散风险是一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也是提高收益的一个策略。配股时只考虑分散风险当然效果不佳。
赚钱和不失去本金两者不可兼得也不认可,赚钱考虑的是收益,保本想的是风险,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乍一看很对,其实稍微想想就有问题了。
高风险意味着失败几率大,即使偶尔有收获,长期来看也是妥妥的踩雷自爆,怎么会有高收益呢?所以低风险才会有高收益。
还有价值投资很有用,但不推荐上来就看,不然容易带沟里去,至少我觉得作者是没整明白。价值投资≠长期持有和长期才有回报。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买股票会看收益率和净值这类数据,觉得买低估的股是价值投资。这个逻辑也是粗看起来没毛病,实际上通常高估值的股票才会上涨,因为好公司才有好前景,人们才愿意投资它,所以一般行业龙头股估值都会偏高,这时候选相对高估值的才对。
散户入市必读应该是《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格雷厄姆的书我看不懂
对于新手来说,应该读《聪明的投资者》而不是《证券分析》
我的想法是新手最好不要碰股票,可以只买ETF,比如创业板ETF、300ETF和500ETF。新手买ETF好处很多,1、新手都喜欢频繁交易,买卖ETF的佣金可以调到万一以下,而且没有印花税。2、绝对不会踩雷。3、万一被套上了,可以每亏一定比例就加仓,买ETF可以放心加仓拉低成本,因为ETF跌起来是有底的,而股票就难说,可能跌到退市。
五年前第一次看过《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改变了我五年以来的投机操作,炒股十年,多看书多学习,多磨练自己的任性,没有耐力,是没法战胜市场的
价值投资的基础上投机。基本面和技术面双轮驱动
宏观策定方向,行业研究缩范围
形态趋势选股票,量价关系找买点,
选时选股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