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孔融为什么让梨

1、现代人大多认为哥哥应该让着弟弟,但是这在古人看来是不对的。

2、争斗通常发生在两个差不多能力的个体之间。打架的前提,是两者的武力值在同一个水平上。

3、中国古人承认人与人天生的差别,不刻意去追求平等。因为追求平等会制造更大的问题。

提问: 布老师您好,我看您的文章很长时间了,有很多收获。今天有一个问题想要咨询。我是两个男孩子的妈妈。他们都在上小学,孩子的品质都不错,各自有他们可爱的地方,但是他们俩之间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很难相处。哥哥总是给我抱怨我陪弟弟太多,但是弟弟总是抱怨哥哥经常欺负他。我给哥哥说,弟弟还小,我们都应该爱弟弟,保护弟弟,有什么事情能让着就该让着弟弟,但是哥哥就特别不满意,一旦有事就去找弟弟的麻烦。现在的情况就是哥哥欺负弟弟,弟弟来找我和他们的爸爸求助,然后我们批评哥哥,变成了一个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这样的事情让我们家庭时常处在吵闹的状态,让我和我丈夫非常苦恼。因为我们俩是都是独生子女,没有经历过多子女的成长过程,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所以想请教布老师。 

回答:你好呀,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可能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没有仔细想过这个故事。

首先呢,孔融让梨是谁给谁让梨?是哥哥让弟弟,还是弟弟让哥哥?答案是弟弟让哥哥。这一点很多人都搞错了。有人根据直觉,以为孔融让梨是应该大的让着小的,强的让着弱的。但是在汉代的时候,他们的社会规则完全不是这样的,而是反过来。

第二个问题,孔融让梨是本分还是情分,是他应该做的还是高风亮节?现在很多人认为这是孔融的高风亮节,是他道德标准高的体现,其实不是的。在汉朝的人看来,小的让着大的,有什么好东西给大的先吃,不跟大的吵架顶嘴,这是他的本分,就相当于我们开车要走右边,买东西要付钱这种性质的事情。

第三个问题就是,既然是本分,是应该做的,那为什么要单独拿出来表扬呢?重点不在于它是本分,重点在于孔融当时只有虚岁的四岁,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三岁左右。如果一个三岁的小孩都会理解自己应该尊敬兄长,应该把好的东西让给兄长,那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现代人大多数都认为哥哥应该让着弟弟,但是这在古人看来是不对的。那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

如果你养过小动物,比如猫,就会知道,如果你在家里已经有一只猫了,那么你带回家第二只猫的时候,那两只猫可能就会发生激烈的争斗。但有的时候就不会发生。比较典型的情况,就是一只比较大的猫和一只比较小的猫,体格差异很大,往往就不会发生争斗,为什么呢?

因为争斗通常是发生在两个差不多能力的个体之间。我经常会看一些动物的视频节目,例如雄性象海豹之间为争夺配偶打架。打架的前提,是两者的武力值在同一个水平上。如果一眼就能看出来你比我大两倍,那两个人都不会去争,就会相安无事。

人类的战争也类似。人类之所以打仗,是因为对于战争结果的看法不能统一。如果开战之前,双方就对战争结果形成统一的意见,这个战争是打不起来的。

我们可以想一想,哥哥在身体上毫无疑问是优于弟弟的,但是这个时候如果弟弟去寻求外援,比如说爸爸妈妈,去增强自己的实力,那么他们俩就变成势均力敌了,就能打起来了。我们如果不想让他们争斗的话,就按照他们的实力排一个顺序,弟弟要听哥哥的,这样弟弟就明白自己找不到外援,实力上也不允许,那么他自然就不会去惹哥哥生气,哥哥也不会觉得有必要去和弟弟争,这样两个人往往会相安无事。

所以中国古人的这种制度安排,“悌”,就是弟弟要听哥哥的话,实际上是为了避免兄弟之间的争斗。

我们对于家庭的安排还是要理性一点,不能凭心情。觉得弟弟好可怜,去安慰弟弟,支持弟弟,你越是这样做,弟弟就越觉得自己能和哥哥一争高下,他们俩反而就会更难受,更会两败俱伤。

这里面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哲学问题。中国古人和现代人,特别是西方人的非常大的一个区别在于,中国古人承认人与人天生的差别,不刻意去追求平等。因为追求平等,抹煞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实际上会制造更大的问题。

假设我们经营一个公司,如果追求人人平等,让股东、管理者和每个工人都拥有同样的话语权,那这个公司是不可能做好的。因为每个人的资历、能力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话语权怎么可以一样?

按照这种资历、能力和责任的不同,把每个人放在适当的位置上,有一个管理的结构,让他们既能得到尊重,又能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才能,这就是孔子提倡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分,各司其职,减少冲突,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

在家庭内部,我们按照每个人的资历、能力和责任来划分权力,这样的家庭才会经营好。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古代人的这种思考方式,因此会发生很多问题。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去学习这些东西。

希望以上所讲的内容能让你的家庭变得更加幸福。